電腦如何思考?——類神經網路



什麼是類神經網路? 資料的輸入與輸出 輸出機率值

資料搜集 訓練類神經網路 貓狗圖片分類

輸入像素資料 類神經網路的數學方法 健康評分系統

健康評分系統

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,現代的醫療技術也跟資訊技術結合,

發展出更精準或更有效率的醫療方法。在了解到一些類神經網路的亨利

(他是亨利本人)

想試試看個人的醫療數據能不能計算一個人的健康程度

他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網站上找到成人的正常心跳約為60~100次/分,

血壓則比較複雜,用表格呈現在下方:

亨利搜集了幾個朋友的平均心跳和血壓,還有醫生給的健康評分

依照下方的資料,亨利思考了一下該如何為心跳與血壓設置權重。

亨利思考了一下,決定把心跳的權重設置為0.7,血壓則是0.5

這樣只有祺祺的分數偏差比較大,其他的分數都很接近,計算結果如下表:

另外,亨利也擅自地認為70分可以是個健康與不健康的判斷標準

健康評分高於70分的人為健康的,反之則為不健康,

下方的類神經網路是亨利設計出來的健康評分類神經網路:

(試著在方格中輸入數字,並按下計算)

0

收縮壓為_______mmHg

舒張壓為_______mmHg

(試著打開聲音並點擊心臟)

做完這個類神經網路的亨利,

得意洋洋地認為自己做出了一個方便的健康評斷系統,

想說將這個評斷系統跟醫生討論該如何上線給醫院使用,

沒想到醫生盯著這個系統皺了皺眉頭,說了這個系統根本不合理,

因為如果輸入了一個不健康的心跳數值(較低的數值),

然後輸入一個足夠高的血壓讓分數超過70分,這樣評斷結果仍然健康,

或是輸入一個超高的心跳,直接讓分數超過70分,評斷結果也會是健康。

(困惑的醫生,這樣的設計還有很多行不通的邏輯,但他不想再打擊亨利)

討論一下,回答問題

問題一

看過上述的健康評斷系統,你覺得這樣的設計有何問題?

問題二

結合第二章學習到的概念,

你認為如何更合理地利用類神經網路建立健康評斷系統?

回到最上方